2010国际食品安全论坛4月聚首北京 聚焦食品产业链安全
专栏:新闻中心
发布日期:2014-04-19
阅读量:1022
作者:大华面机
收藏: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球热点乃至焦点,探讨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之道即成为食品业者永恒的话题。为有效预防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建立完善的微生物风险评估及确立一套详尽的检测方法极其重要。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球热点乃至焦点,探讨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之道即成为食品业者永恒的话题。2010年,始终以搭建国际交流桥梁为己任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将再次联手国际食品科技界最权威组织——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于4月22-23日在北京举办2010年食品安全国际论坛。与往次食品安全会议不同的是,此次以“风险管理:概念与实践”为主题的论坛得到了国家卫生部的全力支持和深度介入,其高端、权威的特征,将使论坛中科技界产业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实践,变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的参考和依据,进而以更加务实有效地切入点汇成一支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智慧源泉。
背景:中国已经打响食品安全攻坚战
基于2008年第十四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的成功举办,在2009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的合作再次提速,并且深入实质,其突出表现在于聚集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食品安全专家的“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成立,并且该委员会成立初期将关注和支持中国食品安全工作。在2009年4月该委员会负责人访问中国卫生部之际,即与中国卫生部达成一致,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作为中方主办方,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共同主办2010年食品安全国际论坛。
2009年6月1日,备受瞩目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表明中国在提升全国食品安全水平方面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国家卫生部承担综合协调职责后,出台了诸多的管理措施,在多部门的协同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立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渐形成。2009年12月8日,由42名委员组成的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成立。2010年1月20日,由10个专业分委员会的350名委员和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20个单位委员组成的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成立。而在刚刚过去的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前夕,由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牵头、共3名副总理领衔15位部长或副部长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个迄今为止中国最高级别的监督食品安全的机构的成立,让世界看到中国整治食品行业前所未有的决心。正如外媒报道所说“一场新的食品安全战役将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打响”。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挑战与风险并存,需要集中各方的智慧,需要借鉴全球的经验,从科学的视角出发,探讨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之道。而这,正是主办方赋予本次论坛的目标所在。
核心:建立食品全全产业链风险评估框架体系
当前国际上公认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核心就是建立风险评估的框架体系。本次论坛目前拟定分为5个部分,即是围绕风险管理的科学与应用展开讨论,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与体会,从风险管理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开始,寻找风险管理的价值,以食品安全标准和东方传统食品风险管理作为突破口,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全产业链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象更注重产品生产,限定于已经明确的有毒有害食品和食品原料检测,对于未在此范围的食品和原料以及不断涌现的新食品、新配料、新技术则缺乏相应的关注。由于风险评估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造成风险评估变成了“显在风险评估”,未能做到对于潜在危害的预警。近年来涌现的诸多食品安全事件以及与一些贸易国发生的相关摩擦,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必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由卫生部统一协调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如何建立在食品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一直是众多食品安全专家和企业人员关注的焦点。此次会议上,不仅有来自国际的风险管理专家介绍企业以及国外政府风险管理的精髓与最新进展,更有来自国内外的食品企业阐述已经实施风险管理的经验和体会,风险管理的理念及方法将会在此次大会上得以深度剖析,从而为我国食品风险评估工作借鉴外脑、贡献智慧。
挑战:直面中国传统食品产业创新
传统食品是中国食品产业的特色与精华,对其传承与创新也蕴含着诸多食品安全问题,为此,本次论坛特别开设了“中国传统食品产业化创新”专题,以直面中国传统食品产业创新,探寻破解中国食品产业发展中食品安全难题的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食品产业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方便面、冷冻食品、凉茶饮料等大批具有中国传统特色食品在实现产业化后走进了千家万户。一个个新的食品行业的诞生,成就了产业的创新,也成就了中国食品产业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但是,在传统食品产业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巨大挑战。例如:传统工艺的创新、标准的制约、产业加工水平的提升等等,特别是缺乏对于其安全性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缺少安全方面的最有效的技术支撑。在本次论坛上,来自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国家的专家将就他们遇到的同样问题介绍可借鉴的经验或是可汲取的教训。
培训:关注微生物风险评估核心环节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食源性疾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致病微生物是最主要最常见的致病因子。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环节中都可能发生微生物的污染。为有效预防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建立完善的微生物风险评估及确立一套详尽的检测方法极其重要。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微生物风险评估与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落后,而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食品科研工作者及食品企业家对深入了解先进的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及检测制方法有着强烈的需求。
为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工业发展促进会、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办事共同在论坛前日举办“微生物风险评估与微生物检测方法”培训班,将邀请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主席、著名的微生物风险评估专家Martin
Cole博士,长期从事微生物和食源性疾病方面的研究的Yasmine
Motarjemi博士,以及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FAO/WHO食品中危害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所刘秀梅研究员进行主讲,促使我国广大食品安全工作者及时了解到国际食品安全评估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升我国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及检测方法的研究水平和产业化进程。
倒计时:“大腕儿”云集 筹备进入攻坚战
距离本次论坛召开还有不足50天的时间,主办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已经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悉,目前已经确认的演讲人涵盖了一大批国内外食品安全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外方专家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司司长Jorgen
Schlunt博士,美国农业部前副部长、IUFoST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任筑山博士,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Patrick
Wall先生,英国国际农业技术中心前主任Colin Dennis博士,国际食品科学院主席、印度食品科学研究所所长V.
Prakash博士,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主席Martin
Cole博士,IUFoST食品安全专家顾问委员会共同主席、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Ted
Labuza博士,IUFoST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Yasmine
Motarjemi博士等。国内专家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刘秀梅研究员等。
目前,国家卫生部、工信部已经已经向大会发文,表示将全力支持此次论坛召开,论坛网站(www.ifofs.org)已经完成。令人期待的是,一次国内外一流专家的智慧碰撞、交融,将为中国食品安全事业的进步再助一臂之力。